“文化味”與“煙火氣”交織生輝
——第35屆香港書展內地展區(qū)人氣滿滿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 2025-07-29 14:34
近日,備受矚目的年度文化盛事第35屆香港書展,連同第8屆運動消閑博覽及第5屆零食世界圓滿落下帷幕。即使受到臺風“韋帕”影響,三項展覽仍吸引89萬人次入場,現(xiàn)場人山人海。今年的香港書展以“飲食文化·未來生活”為主題,40多家內地出版單位組成參展團攜近2萬冊精品圖書參展。從政治理論思想著作、重大國家出版工程成果到珍貴抗戰(zhàn)史料,從應景的飲食文化寶典到前沿的科幻漫畫IP,再到四川主題展區(qū)內川劇變臉、長嘴壺茶藝的現(xiàn)場演繹,此次香港書展內地參展團為觀眾奉獻了一場兼具“文化味”與“煙火氣”的文化盛宴。
第35屆香港書展中國出版內地展區(qū)現(xiàn)場。川觀新聞供圖
精品薈萃,共繪書香盛景
歷經30余年的發(fā)展,香港書展已成為香港文化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內地出版行業(yè)實現(xiàn)“文化走出去”、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走進第35屆香港書展中國出版內地展區(qū),四川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紋樣與活字印刷字盤交相輝映,“文明之脈·出版之光”的設計主題在這里變得可觸可感。3500余種、近2萬冊精品圖書,全方位展現(xiàn)了內地出版的豐碩成果。
展區(qū)內,習近平總書記著作及相關學習讀物的繁體版、簡體版、英文版立體陳列,形成一條貫通思想與實踐的長廊——從全景展現(xiàn)治國理政方略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至四卷),到蘊含早期實踐哲思的《之江新語》,從詮釋全過程人民民主精髓的《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到擘畫全球互聯(lián)互通的《習近平談“一帶一路”》,這些承載時代命題的經典之作如燈塔矗立,帶領讀者在書卷中感受引領時代前行的強大思想力量。
書展期間,香港特區(qū)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邀約一班小學生齊逛書展,并向他們特別介紹了《近鏡頭:溫暖的瞬間》《論教育》等著作,希望啟發(fā)同學們更好認識國家,努力學習,長大為國家作出貢獻。
《復興文庫》《儒藏》《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全集》等重大出版工程成果整齊陳列,隨手翻開一頁,盡顯中國出版的深厚積淀與原創(chuàng)實力。“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重磅獎項的獲獎圖書集體亮相,如同一串閃耀的文化勛章,標注著內地出版的高峰品質。特別設立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專區(qū),展出《靠山》《陷京三月記》等兼具史料價值與文學感染力的作品,帶讀者重回中華民族浴血奮戰(zhàn)的崢嶸歲月。
第35屆香港書展四川主題展區(qū)內熊貓文創(chuàng)受歡迎。川觀新聞供圖
此外,飲食文化展區(qū)“墨香飯香”交織,《中國飲食文化概論》解碼“吃的哲學”,《故宮貢茶圖典》則以珍貴圖像講述皇家茶宴的雅韻。原創(chuàng)漫畫展區(qū)活力四射,“劉慈欣科幻漫畫”開啟星際漫游,“哪吒”混天綾舞動,“長安三萬里”盛唐風華再現(xiàn),配合豐富文創(chuàng)產品,將數(shù)字時代出版的創(chuàng)新活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我每年都會來逛書展,這里古今中外各種圖書品類豐盛、價格實惠,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文化活動。每年的內地展館,更是我們了解內地文化和生活的窗口。”香港市民周先生說。
35年來,香港書展也見證了社會閱讀方式與閱讀習慣的變化。來到內地免費網文閱讀App番茄小說展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模擬番茄小說界面的互動屏幕,讀者可深度體驗數(shù)字閱讀新形態(tài):通過AIVoice(人工智能語音)技術感受聽書的流暢質感,借助AI播客功能聆聽個性化內容播報,還能體驗文生視頻技術生成的動態(tài)內容,為香港市民帶來全新體驗。
“在數(shù)字閱讀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番茄小說與傳統(tǒng)出版實現(xiàn)了深度聯(lián)動,目前已與近400家出版機構合作,上線38萬冊電子書,覆蓋文學經典、社科新知、兒童讀物、職場技能等全品類。數(shù)字閱讀不僅沒有沖擊傳統(tǒng)出版,反而拓展了優(yōu)質內容的傳播邊界。”番茄小說業(yè)務負責人說。
市民在第35屆香港書展上閱讀。新華社發(fā)
亮點紛呈,盡展巴蜀文韻
解碼古蜀文明的《遇見三星堆》《金沙考古:探尋古蜀人的信仰世界》、勾勒市井生活的《一雙筷子吃四川》《蜀繡圖集》、彰顯傳統(tǒng)與潮流碰撞的大熊貓IP文創(chuàng)產品、妙趣橫生的非遺互動表演……600余種精品圖書、240余種特色文創(chuàng)與20余場非遺展演,全景展現(xiàn)了“錦繡天府”的多元與“安逸四川”的煙火。
四川省今年是第二次作為內地展區(qū)主題省參加香港書展。120余平方米的四川主題展區(qū),以“巴蜀文脈潤香江,川港書韻共流長”為主題,展場熊貓元素隨處可見,十分吸睛。
書展期間,川港“熊貓文化”合作新書發(fā)布暨第二屆“金熊貓獎”推介會拉開帷幕。
新華文軒與香港聯(lián)合出版集團聯(lián)手推出《你不知道的大熊貓》《一本書讀懂大熊貓!竹林盟主趣味百科》繁體版。作為川港文化合作的最新成果,這些新書也為香港及海外讀者打開了一扇感受熊貓文化的新窗口。以熊貓為媒,借助香港書展的全球傳播效應,川港兩地在文化產業(yè)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
此外,“人文巴蜀·大美天府”文旅叢書分享會、中國科幻創(chuàng)作與出版交流會、“東坡美學”主題對談活動等多場文化活動接連舉辦,為川港文化交流注入澎湃新動力。
“太神奇了!這就是川劇絕活!”在觀眾的歡呼中,川劇演員衣袖翻飛,瞬間變換了臉譜,讓人目不暇接。眾多現(xiàn)場觀眾紛紛拿出手機拍視頻記錄。
在四川主題展區(qū),川劇變臉、長嘴壺茶藝、蜀繡技藝展示輪番上演,觀眾看得入神。一位香港中學生還在蜀繡藝人的指導下,嘗試繡了熊貓圖案。“原來針線里藏著這么多故事,四川文化比課本里寫的更有趣!”她說。
“書展現(xiàn)場非常火爆,香港市民對川版圖書、熊貓書店的文創(chuàng)產品及四川的非遺食品非常青睞,部分食品第一天就售罄。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在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向全球舞臺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們將持續(xù)推動本土文化的國際化傳播,而通過香港書展這類平臺開展文化交流,是高效且不可替代的路徑。”新華文軒出版管理部主任周文炯表示。
以書會友,頻出精彩篇章
書展不僅是閱讀盛宴,更是思想碰撞的文化派對。今年香港書展期間,多場新書發(fā)布會、名家講座座無虛席,知名作者、專家學者與香港讀者在書香中相遇相知。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亮程帶來了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與長篇小說《本巴》繁體中文版。現(xiàn)場吸引了眾多文學愛好者到場,共同見證他兩部經典作品繁體中文版新書發(fā)布。劉亮程表示:“用繁體出版,覺得自己好像與古代人一同閱讀,和小時候看的文學很像。”
“寫作如同建構一座大型建筑,不但要有牢固的地基,還要計算承重、分區(qū)采光與動線疏散。”今年在中央電視臺熱播的電視劇《北上》憑借細膩的運河故事獲得好評,原著小說作者、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徐則臣以“千里長河一旦開——由《北上》談京杭大運河”為主題,與讀者分享了小說創(chuàng)作經驗。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書展期間,“《義勇軍進行曲》誕生90周年講座:田漢、聶耳不朽人生”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田漢的侄女田偉將國歌創(chuàng)作故事娓娓道來。說到動情處,她數(shù)度哽咽,觀眾也隨著她的講述,仿佛回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卻又斗志昂揚的年代,深刻體會歌曲中凝聚的民族精神。
此外,還有《粵食記》作者“三生三笑”暢聊“飲食江湖”,從早茶點心揭秘至盆菜文化;科幻作家嚴曦則開啟“宇宙腦洞”,引領讀者踏上探索未知的思維之旅。
從深邃的思想著作到鮮活的煙火菜譜,從千年的巴蜀古韻到浩瀚的科幻圖景,書展的每一頁紙、每一場演繹,都在編織內地與香港深度對話的紐帶。內地參展團的精彩呈現(xiàn),不僅滿足了香港讀者對內地優(yōu)質讀物的渴求,更成為推動中華文化對港對外傳播的重要窗口。兩地出版界正借助書展平臺深入交流、創(chuàng)新合作、共享機遇,共同書寫新時代華文出版的璀璨篇章。
編輯:宮英英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