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龔婷 2025-08-17 09:32
8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巴西總統盧拉通電話。習近平主席表示,“各國應團結起來,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全球南方國家應攜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盧拉贊賞中國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負責任作用,盧拉表示巴方愿同中方加強在金磚等多邊機制中的溝通協調,反對單邊霸凌行徑,維護各國共同利益。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急劇增多。隨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日益加劇,全球治理失序失效加重,現有治理體系的代表性、包容性不足問題日益突出,不公正、不合理、不適應的地方越來越多,國際社會對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
現行國際體系與秩序的核心理念是多邊主義。中國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推動者、引領者,倡導各國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全球南方的群體性崛起和國際力量對比日趨均衡,進一步鞏固了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和攜手構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的物質基礎。作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中國始終秉持“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始終同其他發展中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始終高舉真正的多邊主義旗幟,凝聚全球南方力量,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國際秩序更加公正平等中展現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尤其是2025年以來,面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主義、叢林法則空前肆虐的國際形勢,中國團結全球南方國家在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上匯聚起更強大合力,更加反襯出所謂以“小圈子”“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為包裝的偽多邊主義的迷惑性和欺騙性。
推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為實現路徑,賦予了全球治理新的價值理念,引領了真正的多邊主義。
2025年以來,中國攜手周邊和發展中國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取得一系列突破性進展。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周邊工作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強調要聚焦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同周邊國家建設好共同家園,推進各國的共同現代化。會議結束后,習近平主席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進行國事訪問,推動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建設取得新進展、邁上新臺階。中國同越南一致確認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同馬來西亞宣布構建高水平戰略性中馬命運共同體,同柬埔寨宣布將雙邊關系定位提升為新時代全天候中柬命運共同體。中國同緬甸一致同意繼續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弘揚萬隆精神,推動中緬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
中國-拉共體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以“共謀發展振興,共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系統總結了中拉關系發展的成功經驗,宣布啟動團結、發展、文明、和平、民心“五大工程”,為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明確了方向。2025年是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中國宣布進一步擴大對非開放合作的重要舉措,為中非雙方攜手推進現代化、共筑新時代全天候中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同中亞五國已實現雙邊層面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全覆蓋,六國元首在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期間共同簽署了《阿斯塔納宣言》,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
合作提供新型多邊公共產品
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關鍵在于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這不僅要求改革聯合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現有多邊機制,更呼喚新的更普惠包容的多邊機制和平臺。
2025年是由中國倡議設立、57國共同創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成立10周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盛行的背景下,全球發展援助資金規模明顯下降,亟須增量資金投入。亞投行為賦能全球南方、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提供了新型平臺。10年來,亞投行成員數量從57個增加至110個,覆蓋世界81%的人口和全球65%的GDP,審核批準超300個項目,融資總額超600億美元,帶動超2000億美元基建投入,惠及38個亞洲域內外成員。亞投行是目前全球唯一以發展中國家為大股東、發達國家是小股東的多邊開發機構,其項目除了聚焦亞洲,還分布在非洲、拉美等地區,有力促進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亞投行還印證了真正的多邊主義的旺盛生命力:其合作伙伴范圍廣泛,涵括世界銀行集團、亞洲開發銀行以及其他國際金融機構和開發伙伴、私營部門等;其工作方式開放包容,發展中國家成員與發達國家成員、大股東和小股東協力共事,以共識為導向開展合作。
2022年,中國與近20個立場相近國家共同發起建立國際調解院倡議。2025年5月,《關于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在中國香港舉行,近60個國家和聯合國等約20個國際組織派高級別代表共同見證這一全球治理領域的重要時刻。國際調解院著眼于調解定分止爭,將成為全球首個專門通過調解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法律組織,是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的重要機制,是對現有機構和爭端解決方式的有益補充,也將為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提供一個新平臺。國際調解院的首批參與國以亞非拉國家為主,包含中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老撾、柬埔寨、塞爾維亞、白俄羅斯、蘇丹、阿爾及利亞、吉布提等國。國際調解院有助于提升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將推動法治領域全球治理向更公正、更合理方向發展,共同為高效和平化解國際糾紛提供更多選擇和途徑。
團結維護國際體系和多邊貿易體制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近年來,一些國家動輒大搞單邊主義、霸凌主義、毀約退群、背信棄義,嚴重破壞多邊合作,嚴重沖擊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威脅廣大中小國家安身立命之本。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題為《以史為鑒共創未來》的署名文章,指出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我們越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持續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今年以來,個別國家向全世界大肆濫揮關稅大棒,致多邊貿易體制面臨空前危機,給世界經濟復蘇帶來空前挑戰,更給全球南方發展振興的外部環境蒙上巨大陰影。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時指出,多邊主義是解決世界面臨困難挑戰的必然選擇,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面對單邊主義、霸凌主義、保護主義的極端壓榨,中國攜手全球南方國家在團結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上共同發出更強音。《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聯合聲明》重申愿在《聯合國憲章》闡明的基本原則指引下進一步促進三方關系,強調區域主義和多邊主義,并強調三方認識到需要增強對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的信心。《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阿斯塔納宣言》強調各方將堅定維護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中的核心關鍵作用,以及各方致力于鞏固以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晤里約熱內盧宣言》強調,各方重申致力于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重申對多邊主義的承諾,維護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的核心作用;對單邊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上升表示嚴重關切,這些措施扭曲貿易并違反世貿組織規則。隨著全球南方政治覺醒和團結自強的決心更為堅定,中國攜手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的行動也將更加有力。
(作者:龔婷,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編輯:董麗娜
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